關停整合37家企業,龍泉八都竹木年產值超10億
|
發布日期:2025/8/7
來源:網絡 |
昨日清晨,薄霧還未散盡,一輛輛裝滿毛竹的貨車已沿著山路駛入工業園區,空氣中頓時彌漫著淡淡的竹木香。在龍泉市八都鎮,8萬畝竹海翠浪翻涌,一根根毛竹從山頭出發,穿梭在車間工坊之間,最終在建筑、家具等制造領域大放異彩,支撐起年產值逾10億元的支柱產業。
20年前,八都的鄉間到處可見竹木加工作坊,村民沿襲祖輩傳授的技藝,在鋸、刨、磨之間謀生。然而,面對市場需求的變化,八都的竹木產業發展卻陷入困局:粗放模式難以為繼,聚集效應差、管理滯后、附加值低。是固守傳統,還是銳意革新?八都選擇了“破舊立新”,在縮小“三大差距”的主戰場上,打響了產業突圍的攻堅戰。
去年5月,龍泉啟動新一輪竹木產業轉型發展工作,八都緊抓機遇,通過大刀闊斧的改革破解產業瓶頸,引導18家企業入園、整合轉型11家、關停淘汰8家,有效破解了竹木行業“低小散”痼疾,加速打造竹木產業集群。
破立之間,產業生態煥新。八都溪坪區塊有效形成集聚效應,成功招引10家以竹木小家具、竹板竹條為主要工藝的竹木企業入駐。如今,八都已經構建起以千束家居、利源竹木、眾偉竹木等5家規上企業為龍頭,30多家企業集聚發展的竹木“產業艦隊”,一條貫通原料端、加工端、市場端的全產業鏈已在浙閩邊界初具規模。
工業要發展,平臺是關鍵。然而,伴隨著產業規模的不斷壯大,八都現有工業用地捉襟見肘、基礎設施落后和產業配套不足等方面的問題也紛紛凸顯。于是,破解產業發展空間瓶頸,成為眼下最重要的命題。
轉機很快出現。今年,新一輪省級中心鎮的認定和龍泉市“劍瓷龍泉·品質共富”發展軸建設,為竹木產業發展帶來了新機遇。八都緊抓政策導向,一體化推進產業空間布局,經過多次實地調研和論證,決定以平山嶺、溪坪工業區為核心,打造竹木特色產業園。
“我們正在全力推進溪坪三期項目建設,加速破解企業用地緊缺的燃眉之急。”八都鎮黨委書記周建偉表示,著眼長遠發展,八都同步規劃溪坪四期400畝工業平臺,企業入駐并全面達產后將推動全鎮竹木產業產值突破20億元大關,新增稅收4000萬元、就業崗位1500余個,為產業未來能級躍遷預留充足空間。
依托龍頭企業和高能級工業平臺,八都竹木產業最終形成強大的競爭力和源源不竭的增長動力,更構筑起“強城、興村、融合”的共富根基。
毛竹體大價低、運輸成本高的特點,使得加工環節普遍集中在資源產地,每一根毛竹的增值,其收益都**程度沉淀于鄉土。據估算,竹木加工企業每創造1億元產值,就能通過收購竹材、吸納勞務等形式,將高達約0.8億元的“隱形財富”,精準惠及產業鏈每一環上的普通百姓。
周建偉表示,站在產業發展的新起點上,八都正以高質量打造工業強鎮為目標,全力推動竹木產業延鏈、補鏈、強鏈為加速共富提供有力的產業支撐。
|
|
|
|
木業信息網聲明:
1.凡是本網原創的新聞報道,均會注明來源“中國木業信息網”,歡迎各媒體網站轉載,請尊重知識產權,轉載必須注明來源:中國木業信息網。
2.凡是我方網站轉載的新聞,均會注明新聞來源,旨在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,若有侵權等問題,請發郵件到woodinfo@163.com,我方1個工作日會做刪除處理。
|
|
|
|
|
|